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Copyright © 2012-2013 版權所有:上海小額貸款公司協會 滬ICP備13017085號-1
可持續金融是指將可持續發展融入金融產品、金融政策和金融實踐之中,由此進行金融資源重新分配以及金融行為優化調整的金融活動。簡單地說,可持續金融是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實施的金融活動。2021年10月,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核準由中國人民銀行與美國財政部共同牽頭起草的《G20可持續金融綜合報告》和《G20可持續金融路線圖》,可持續金融的未來方向和實現路徑越來越清晰。
2015年10月,聯合國環境署發布《我們所需要的金融體系》報告,強調要將金融與可持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這是“可持續金融”概念第一次出現在國際組織的報告中。2017年11月,聯合國環境署和世界銀行聯合發布《可持續金融體系路線圖》,呼吁各國推動可持續金融體系建設,改變金融業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2019年9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第74屆聯合國大會期間發布《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融資路線圖》,提出1大目標、3項計劃、6大領域和15項倡議,成為金融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全球行動指南。當下,可持續金融已經成為全球金融業的發展趨勢。
觀察和研究可持續金融,可以基于理念、制度、行動等三個維度。
首先,可持續金融是一種發展理念?沙掷m金融與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倡導通過金融資源的配置引導金融體系滿足公平包容、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對金融業本身而言,可持續金融是金融資源配置的重要形式,是金融體系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其次,可持續金融是一種制度安排。在國際上,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及負責任投資原則、赤道原則、負責任銀行原則等國際軟法為可持續金融提供了規范基礎;在中國,目前已經公布《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等,建立綠色金融政策框架體系,細化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碳排放權交易等制度規則。
再次,可持續金融是一種行動計劃。目前,聯合國以及歐盟、美國、英國等國際組織和發達經濟體先后出臺促進可持續金融發展的政策措施和實施計劃。亞洲地區是全球可持續金融領域特別是可持續基礎設施投融資領域需求最為旺盛的地區,多個國家和地區陸續制定可持續金融分類辦法和具體議程。
需要強調的是,可持續金融建立在對金融資源可持續利用和合理配置的基礎上,既不是對金融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也不是刻意減少金融資源開發利用而滿足不了經濟發展需要,而是在滿足經濟發展需要與金融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之間實現有機平衡?沙掷m金融的推進需要發揮各類金融機構的作用,既包括商業銀行等主流金融機構,也包括消費金融公司等新興金融機構。
中國綠色金融發展起步較早,實質內涵與可持續金融綠色部分一致,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高度契合?蓪W習借鑒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可持續金融的戰略、思路、體系,進一步推進中國和亞洲可持續金融合作和發展。具體建議如下:
一是以頂層設計統領和協調政策實施,自上而下推動。歐盟發布的《可持續金融分類方案》《綠色債券標準》,英國發布《綠色貸款原則》一系列文件,補充相關認定標準、細化基準,按照自上而下的模式推動可持續金融的發展。除此之外,英國成立綠色金融專家組,加拿大成立可持續金融專家團,澳大利亞成立可持續金融倡議組織,推動可持續金融深入發展。中國近年來綠色金融領域取得跨越式發展,截至2021年6月末中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達到13.92萬億元,規模位列全球第一,也得益于央行等金融管理部門自上而下的積極推動。
二是在綠色產業目錄基礎上統一綠色金融標準。綠色金融核心工作在于構建統一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標準體系要求國內統一、國際接軌,做到清晰可執行?山梃b歐盟《可持續金融分類方案》做法,進一步細化綠色產業目錄,作為綠色金融標準體系中的通用標準,為綠色信貸標準、綠色債券標準等其他綠色金融產品標準提供基礎和參考,進而規范“綠色資產”,解決“漂綠”風險等問題。同時,進一步完善可持續金融領域的法律法規。在此基礎上,加強和擴大可持續金融領域的國際合作,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在這方面大有可為。
三是金融部門主動踐行可持續金融理念和行動。就中國而言,銀行業尤其是中小銀行,在治理框架、實施路徑、氣候風險分析、環境信息披露和產品創新能力等方面仍有差距,還需要提升對可持續金融發展的認識和實踐能力。資本市場已經成為綠色產業融資的重要來源。應盡快推出針對上市公司環境和氣候信息披露的操作性指引或標準,完善綠色債券籌集資金用途的規定,建立規范第三方綠色債券評估認證機構自律機制。保險業需要在保險產品供給、保障覆蓋廣度和深度、風險數據積累、創新激勵機制等方面持續發力。消費金融公司等應成為負責任的普惠金融踐行者,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轉型升級。
(作者為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